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决策部署,探索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4月14日至16日,百色市百林林场组建精锐团队,开启为期三天的区内专题学习考察之旅。此次考察以“学习经验、推动发展”为主线,聚焦国有林场深化改革的关键环节,旨在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破解自身改革发展瓶颈,为林场注入创新活力。
考察首站来到南宁树木园并进行座谈交流,黄平升副主任介绍了南宁树木园在集体林权制改革和绩效激励机制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效,其绩效工资总量调节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之后参观了桉树高效培育展示林和梅花鹿养殖基地,“梅花鹿养殖产业示范”项目尤为亮眼。养殖基地里,梅花鹿悠然踱步,鹿茸、鹿血等衍生产品开发有序推进,展现出林业产业多元化发展的潜力,这为百林林场探索特色养殖产业提供了新思路。
次日,考察组奔赴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三门江林场是自治区首批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在场外造林、优化种苗基地结构、完善种质资源库及森林旅游开发方面走在了全区前列。其油茶产业和林下经济发展很有特色。走进示范园区,林下南姜长势喜人,成片的南姜植株在林间舒展枝叶,科学的种植模式与成熟的产销链条,为林下经济开发打造了全新样板。考察组成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南姜种植技术要点、市场销售策略,为百林林场挖掘林下经济价值积累宝贵经验。
考察最后一站是融水县国营贝江河林场。这里展示的全国领先杉木培育技术,以及珍稀树种培育和人事改革的成功案例,让考察团队深受启发。在杉木培育基地,标准化、精细化的培育流程,大幅提升了杉木的生长质量与成材率;珍稀树种培育区里,多种濒危树种得到有效保护和培育,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提供了范例;而人事改革中创新的用人机制和考核体系,也为百林林场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诸多启示。
当前,百林林场正处于改革攻坚的关键阶段,面临着激励机制不完善、种苗繁育技术待提升、苗圃基地运营经验不足等难题。此次考察,林场将积极借鉴南宁树木园、三门江林场及贝江河林场在激励机制建设、种苗基地管理及苗圃运营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为深化改革、优化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百林林场(百色澄碧河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场长(主任)岑绍荣与南宁树木园领导开展座谈交流

考察组参观南宁树木园桉树高效培育基地

融水贝江河林场党委书记贺锦峰(左二)介绍杉木育苗成果

考察组参观三门江林场林下经济南姜种植示范区
文/图:罗万里
编 辑:黎露、陈浩
审 核:陆启明
终 审:岑绍荣